想辞职、想离婚、想重生?你才二十几岁,就已经后悔了?
2018年即将翻篇,今年你后悔了吗?有什么遗憾吗?
“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你不行,而是你本可以。”
这句话很励志,让很多人心潮澎湃。他们摩拳擦掌,想要通过努力来弥补曾经的遗憾。
然而,他们没有意识到,恣意生长的“你本可以”的心态,会成为他们不幸福的根源。
因为这种心态里埋下了一颗悔恨的种子。
1
后悔,是扼杀幸福的刽子手
“如果再努力一点,我本可以考上更好的大学。”
“如果再勇敢一点,我本可以追到当年的女神。”
“如果再自信一点,我本可以进入那家公司的复试。”
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悔恨,这些悔恨能让我们从过去的失败中吸取教训,让我们更慎重的面对当下的选择,让我们努力避免更多的悔恨。在这个层面上,后悔是一种有意义、有价值的情绪。
然而,后悔同样具有杀伤力:当我们无节制的沉湎于“我本可以”的悔恨,执着于那些“有可能更好”的选择时,我们会变得非常痛苦。
我的朋友小林家庭美满,事业干的有声有色,但她却不幸福,因为她总觉得现在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。她的口头禅是“如果当初……我现在肯定……”
当她听说高中同学张三,当初违背父母意愿,坚持读了服装设计系,至今已是小有名气的设计师,她悔恨自己没能坚持职业选择,以至于如今对工作毫无热情。
当她听说当年追求过她,被她拒绝的音乐小王子,如今事业家庭双丰收,成就比她老公高出一大截,她后悔自己当年眼拙,没发现这么一支潜力股。
她总会精密计算每一个选择的得失,直到说服自己现在的选择并没带来太多损失,才会从充满悔恨的世界里走出来,短暂的享受生活,直到下一次的悔恨再次将她吞没。如此周而复始,似乎永无宁日。
这就是后悔这种情绪的破坏性力量。它会激发出大量负面情绪,与之伴生的 “反事实思维”,会引出更多的后悔,两者相互助长,会导致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。
「反事实思维」是《选择的悖论》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个重要概念,它是指在脑海里假设一些与已经发生的事实相反的情景。
我们会有这种思维,往往是为了回应生活中遇到的糟糕经历,比如考试成绩差、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、深爱的人伤病或离世等,我们会幻想“要是加把劲我就能考90分了”,“要是当初选择B公司就好了”,“要是我不惹妈妈生气,她就不会生病了”。
由于任何一场真实的旅程都很难跟一场想象中的完美旅程较劲,因此反事实的对比只会带来后悔。
过多的悔恨除了会破坏人的幸福感,还会导致人逃避选择、不作为。当事人的逃避和不作为,与「预期性懊悔」有关。
“预期性懊悔”也是《选择的悖论》这本书里的重要概念,它的含义从字面就可以理解:做决定之前就已经后悔了。
比如购物者常有的这种心理:如果买了这件毛衣,又在另一家店找到一件更物美价廉的呢?如果选择了这份工作,下周又出现一个更好的机会怎么办呢?
怀着这样的心理,恐怕永远也做不了选择。因为一旦做出选择,就意味着随时都有机会后悔。
这种无休止的后悔,就像躲在暗处的幽灵,一旦发现你心灵防守的弱点,就会攻击你,让你不得安宁。
2
了解后悔的原因后,我可以选择不后悔
丨 机会成本越高,人越容易后悔
也许每一个男子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。一个是红玫瑰,一个是白玫瑰。娶了红玫瑰,久而久之,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,白的还是“床前明月光”;娶了白玫瑰,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,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。
这段话出自张爱玲的小说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,后来陈奕迅唱了一首《红玫瑰》,那句歌词“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”生动诠释了“选择与后悔”关系的精髓。
想象一下这种情况,一位先生娶了一位温柔善良的妻子,她虽然不如他曾经爱慕过的那位女士性感迷人,却是一个极好的居家太太,也是他事业的得力助手。这位先生和妻子过着平淡但幸福的日子,但他心中时不时会冒出一个声音:如果当初我没有接受妻子的追求,而去勇敢追求自己喜欢的女神,现在是不是更幸福呢?
凡是做过选择的人,大概都萌生过类似的想法:如果当初选了另一条路,现在是不是会不一样?
凡是有选择,必定有舍弃。这种舍弃,在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做「机会成本」,即为了选择A而放弃的B/C/D。当你决定和一个人共度一生的时候,你的机会成本是与其它美丽性感的女士共度良宵的机会——你必须为了一朵花而放弃一片花丛。
由于机会成本的存在,原本充满吸引力的选项会变得不那么诱人。因为当我们为了一个选项,而舍弃其它选项的时候,我们会体验到“受损失”的感觉。这种受损失感会让我们失落,让我们不那么满意。
每个选择中都包含着机会成本。选择越多,机会成本越大。而机会成本越大,被选中的选项带来的满足感就越低。
为什么没有一份完美的工作,薪酬丰厚、发展潜力大、工作环境好、地理位置佳,而且也方便自己常回家看望父母?
多项选择的存在,让我们更容易想象出实际上不存在的选项——一个结合了所有选项优点的完美选项。我们越沉浸于这种想象,对最终选择的满意度就越低,也越容易后悔。
选择越多,机会成本越高,就越容易后悔。这是“人为什么容易后悔”的第一个答案。
丨“最大化者”更容易后悔
《选择的悖论》这本书里,介绍了两种人:一种人要确保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最佳选择,这种人是「最大化者」;另一种人满足于足够好的东西,而不去想以后还有更好的选项,这种人是「满足者」。
比起满足者,最大化者更容易滋生后悔情绪。因为最大化者的目标是找到最好的那个选项,为了达到目标,他们必须穷尽所有选项,花很多精力去搜索、评估、比较。决策对他们来说,是一项艰难的任务。更糟糕的是,即使已经做出选择,最大化者还要抱怨自己没时间货比三家,最后,他们常常不满意自己做出的选择。
如果最大化者做了一个“可逆的选择”(即可以反悔),那么,一旦有新的选项出现,并且看起来比自己选的更好,他们就会重新出击。
在当代社会,婚姻、职业选择已经日益成为“可逆的选择”,由此引发的后悔也日益增多。越来越多的最大化者在做出选择后,发现了比自己的伴侣更迷人的异性、比现在的工作更诱人的职位,并由此陷入挣扎和不安中。这大概就是自由带给现代人的负担吧。
“最大化”的心理倾向导致悔恨,这是“人为什么容易后悔”的第二个答案。
丨“适应”的心理会削弱我们的满足感
如果你既不是一个最大化者,又能主动忽略机会成本升高所导致的悔恨,那么恭喜你,你更不容易受后悔这种情绪的影响,并且更容易体会到幸福和满足。
然而,还有一种普遍心理,会让我们对于已经做出的选择感到不那么满意,从而产生悔恨。
这种心理被称为「适应」。简单来说,当我们习惯了某个东西,就会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。打个比方,当我刚刚拥有苹果手机的时候,我会欣喜若狂,但不出1个月,我对它的喜爱就不复当初了。
适应的心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们的参照点,也改变着我们的快乐标准。快乐标准一旦提高,我们曾经觉得足够好的东西,就不再具有吸引力了。但一旦生活回落到标准提高前的状态,我们就很难适应了。刚工作的大学毕业生,会为每月6000的薪资而心满意足,但当他换了一份月薪1万的工作,就想不明白自己当初的心满意足是怎么回事了。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,说的也是这个道理。
由于适应心理的存在,人们想象中能带来极大快乐的东西,实际上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。中大乐透的瞬间,人的快乐值会达到100,但由于适应心理,你会对这份好运习以为常,渐渐感到失落。
这种失落感在购买耐用品(如汽车、房子、音响系统、高档服饰、珠宝、电脑)时尤为严重。因为当短暂的热情和快感褪去,你依然要和这些东西生活在一起,它们会不断的提醒你:它们并不像人们说的那么好,它们实际上没有达到你的期望。
当你这么想的时候,后悔的情绪就慢慢滋生了。
《选择的悖论》这本书里,解释了现代人对自己做出的选择不满意的原因。这些原因也是当代人容易后悔的原因。这些原因分别是:社会比较、过高期望、错误的归因方式导致的自责等等。
3
避免后悔,拥抱幸福
怎样做,才能让我们减少后悔的情绪,更快乐的拥抱生活呢?
书中给出了11个建议,我把它们罗列出来供你们参考:
(1)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选择上
(2)成为选择者,而不是捡拾者
(3)做一个满足者,而不是最大化者
(4)别太在意机会成本
(5)做不可逆的选择
(6)培养感恩之心
(7)告诉自己不后悔
(8)为适应做好心理准备
(9)控制过高期望
(10)学会避免社会比较
(11)把选择的限制看成解放而非束缚
△ 图片来源于网络,不是广告
二十多岁时,我们已经开始后悔自己走过的人生了。有些后悔,是因为做选择时的草率;也有些后悔,是因为我们选择了后悔。
《选择的悖论》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有两点:
一,后悔是自由的产物,后悔能够提醒我们,善用我们的自由。
二、后悔与不后悔,都是一种选择。选择不后悔会更好。
王小波说:这个世界上有些事就是为了让你干了以后后悔而设的,所以不管你干了什么,都不需要后悔。
也许你还想看
6 December 2018